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 > 正文

对期货交易的认识

作者:admin 日期:2023-11-20 19:06:33 浏览:117 分类:投资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   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拓展资料: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   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   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   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   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