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今年作文的考查重点有哪些?教育专家解读2021年全国9套作文题

作者:admin 日期:2023-11-20 07:39:14 浏览:58 分类:资讯

原标题:今年作文的考查重点有哪些?教育专家解读2021年全国9套作文题

  如往常一样,高考语文作文题备受瞩目。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今年的作文命题有哪些特点?透露出怎样的教育“风向标”?记者采访多位权威教育专家进行解读。

  主题:突出党史内容、强调全面发展、继承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紧扣时代主题,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传递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价值理念。

  高考作文命题往往是时代声音的回响。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站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思考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突出主题。

  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北京作文“论生逢其时”引导考生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天津作文“纪念日”以富有意义的时间点为切口,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奋斗精神。

  全面发展是另一个重点。新高考Ⅰ卷作文立足“体育之效”,启发考生思考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北京卷“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也体现出全面育人的教育导向。

  此外,今年的高考作文还体现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

  考查重点:时代关切、思辨能力、知识积累、灵活运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认为,语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彬福认为,今年高考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认识国家走过的道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坚定的信念,承载担当与责任,是考生需认真思考和深刻认识的问题。

  多位专家提出,高考作文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更为强调基本的逻辑与说理、论述能力,要求考生看待事物有联系发展的眼光。

  此外,今年的命题也体现出对知识积累、灵活运用能力的高度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高考作文题目强调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突出语境的作用,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思考,在复杂情况下得到新的结论,这是我们希望实现的教育目标。”

今年作文的考查重点有哪些?教育专家解读2021年全国9套作文题

  (新华社)

  从作文命题看未来教育趋势

  多位教育专家表示,观察近年作文命题的变化与考查重点,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重要趋势——

  直面现实关切。

  高考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张彬福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更加直面现实关切,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火热的时代和国家的最新发展。把握时代脉动、关注社会时事的考生,才有可能获得优异成绩。

  反对套路文章。

  从形式来看,高考作文题经历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变化。专家认为,这体现出命题空间的不断扩展,同时也是对“套路文”“宿构文”的限制。

  专家表示,滥用排比“三板斧”、雷同事件、空言泛语,此类模板式作文往往并不可取。

  注重文化浸润。

  不少人注意到,以古观今、传统文化的主题在高考作文命题中频繁出现,如今年全国乙卷“‘弓矢的’的智慧启示”等,试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全面提升素养。

  专家认为,近年来考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如今年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引导考生在读图基础上体悟含义,从部分到整体、从形式到内涵,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专家普遍认为,高考作文透露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重点,更长远地来看,语文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人文素养的积累,孕育于对阅读与思考的热爱,需要长期的浸润。

  (新华社)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